作为家长,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:孩子一遇到稍有困难的事情就打退堂鼓,没有自己的想法或主见。
家长到底做了什么,使孩子失去了自主性?那么,什么是自主性,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?
自主性,一般可以理解为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,主要表现在个体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,能否自由地、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举止。
在蒙台梭利教育中,我们是这样来培养孩子自主性的。
创造适宜环境,让孩子自由探索
蒙台梭利认为: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幼儿“内在智慧潜能”的发展。
她认为幼儿本来就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,自身存在着构成未来个性的发展计划。
成人的工作就是“援助幼小心灵的发育”,而不是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要求幼儿。
蒙台梭利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,她指出教育应以儿童为主。
儿童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,教育应该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,让他们可以独立“做自己”的“儿童世界”。
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,可以充分满足儿童独立探索和学习的欲望。
蒙台梭利的学习环境,具备亮丽丰富的教材教具,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。
在儿童之家,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完成。
让儿童主动去接触、探索,教师从旁适时地给予协助与引导。
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,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。
给予充足时间,让孩子动手操作
幼儿的自主性,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,这样就需要我们成人在活动中不断地引导和帮助孩子,给予充分的时间,让他们进行动手操作。
我们知道,幼儿时期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,表现在好奇、好问和好尝试方面。
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,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, 因为对他们来说, 眼睛所看到的、耳朵所听到的、身体所接触到的,都是新鲜的。
倘若你足够细心,就会发现,孩子自2岁开始,乃至1.5岁左右就喜欢说“我自己来”,孩子是在向成人表明,“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”。
在蒙台梭利教室里,有大量供幼儿操作的教具。这些教具的设计完全符合两岁半至六岁大的幼儿使用。
教具分门别类,有序的摆放在适合幼儿身高的教具架上,即使年龄最小的幼儿都能很方便的取拿。
通过教具一定的刺激,吸引儿童的注意力,从而带领儿童进入专注的境界,达到帮助儿童自我成长,养成独立自主性的目的。
恰当介入,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
有时候,孩子没有主见,缺乏自主性,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太过“能干”。
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计划好,小到日常穿什么衣服、吃什么零食,大到报辅导班、兴趣班,完全由家长一手操控。
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,走一些弯路,替孩子做打算,本意是好的。
但路毕竟还得靠孩子自己来走,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,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只要孩子选择的大方向没有原则性的错误,家长应当适当放手,让孩子自己去试错。
在所有幼儿教育体系中,唯独蒙台梭利教育有着试错的教育,主要表现在教具的错误控制上。
蒙氏教具的错误控制这一特性,并不是注重让孩子改正错误,而是让孩子在众多选择当中不断地试错。
从而发现自己当初所进行的每一步操作,都会产生一个不一样的结果,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。
而作为成人,尤其是一名蒙台梭利教师,我们不仅要观察到孩子操作教具时出现的错误,更要清晰地明白,孩子“错误”背后所隐藏的真实需要。
在孩子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,及时进行干预。
介入的时候,一定要运用智慧的方式介入,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主动性为前提。
这就要求身为一名蒙氏教师要温和而坚定,采用正面、肯定的语言去引导孩子,告诉孩子哪些是他可以做到的,应该如何去做。
蒙氏教师的介入要做到从容不迫,有的放矢。